在音樂教育領域裡頭
你會發現"老師"會影響孩子喜不喜歡音樂,
你也會發現"老師"會影響孩子喜不喜歡這個樂器!
學音樂的路上,"老師"很重要!
老師如何引導讓小朋友認識音樂,喜歡音樂是老師重要的能力
找老師的過程中
除了要拒絕我上次講的"情緒化母老虎"老師以外
更要遠離"鄉愿"的老師!
-
什麼是"鄉愿"呢? 出自於孔子的論語.
子貢問孔子:『鄉人皆好之,何如?』曰:『未可也。』
孔子說﹕「鄉愿,德之賊也﹗」
意思是:如果一個人,全鄉的人都說他好,都喜愛他,怎麼樣?孔子說﹕這個人未見得是個真正的善人。人人說好的人,孔子給他叫做鄉愿。
*鄉愿:指不能明辦事非之人,也就是就是為了討取別人歡心而昧於廉恥之人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葉老師發現市面上有非常多鄉愿的老師,
這種老師不處罰學生,
就算學生不練琴也不聞不問,就算發現學生技巧上的問題也不予糾正,
就算學生上課吵鬧也不拉下臉仍然笑瞇瞇的帶過,
就算學生明明這禮拜練的不好也跟家長說:這禮拜練的不錯!
鄉愿的老師怕得罪家長更會討好家長
這種老師不敢要求家長配合,因為怕家長不能配合就不學了!
這種老師只會講小朋友的優點,卻從來不針對孩子可以改進的點對症下藥!
這種老師就算發現孩子沒練琴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!
鄉愿的老師或音樂教室,短時間來看他的學生特別多,
因為她們會講"家長愛聽的話",而不是"真正對家長跟孩子有幫助的建言"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其實我可以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"鄉愿"的老師,
因為她們非常怕流失學生,
她們怕講的話不好聽讓家長對之反感!
她們覺得學生是她們的"衣食父母"所以萬萬不敢得罪!
只是我想,每一個老師都會希望留住學生也非常珍惜學生,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,
但是像我們做教育的這個行業,必須要能夠"長善,救其失"
如果我們做老師的都不能夠讓學生跟家長知道哪個地方需要改善,怎麼改善?
那真的有"教育"的意義存在嗎?
或者,台灣的人普遍存在著"把問題壓下來,不浮出檯面,
反正能矇騙就矇騙,最好所有的事情都跟我無關"的風氣
如果我們做"教育"這行的人,都是用這樣的態度做事情,那我們的下一代真的會很慘!
當然要有不鄉愿的老師,也必須要有觀念正確的父母才行阿!
因為如果父母不允許老師講他的小孩不好,或者一講孩子哪裡需要改善就拼命的幫孩子圓場,
那久了老師一定也會不好意思講!
還有父母要有一個心態就是,老師講哪些事情,不是要針對他不好的地方,
而是老師希望藉由這樣的提醒讓孩子更好!我們是幫助他而不是故意找碴!
當然做老師的最難的是如何"溝通".
葉老師都跟我的老師說:
"提出問題很容易,但是更要提出如何解決(包括執行的計畫.執行面)"
以我自己為例:
如果我要跟家長溝通關於練琴方面的事情,我一定會先說:這禮拜孩子練琴的狀況比較不好喔!
然後我會拿練琴紀錄給媽咪看,然後我會重新規劃孩子的練琴時間跟方式,
並且我下禮拜會再次檢查,往後也會嚴格執行,我們三方要一起努力培養好的習慣"
做老師的不僅僅要提出問題,更要能夠提出規劃跟解決問題的方式這樣才行!
再者,不鄉愿也不代表從不稱讚學生永遠打擊學生信心,
不是的!
學生一定有值得嘉許的地方,老師也要有慧眼可以找到!
當老師最難的事情就是如何讓孩子學的有信心,學的有程度,
甚至學的讓整個家庭都覺得開心,這很重要!
要讓孩子學的有程度,有信心,
首先家長必須要找到不鄉愿的老師,不怕讚美學生的老師,不怕要求學生的老師!這很重要!
如果這個老師只會稱讚不會要求也不懂得怎麼要求,
學生是不會進步的,而且學生會越來越不重視音樂這個東西,
相對的家長也會越來越不重視!
所以小小音樂家的老師或許比較直接(葉老師比較直接)
但是直接的背後也是害怕受傷害!(我們也怕真的得罪別人)
但是我想,這條長遠的路,我們的老師也都做好了準備,要幫助孩子走的更穩更好,
因此我們不當鄉愿的老師!我們只會真誠的幫孩子解決她們需要面對的問題!
-
- Aug 09 Mon 2010 06:32
葉老師寫給小小音樂家的第32封信-->小小音樂家沒有"鄉愿"的老師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